擁有2500年歷史的蘇州,千年來名醫輩出,著述豐富,形成了頗具特色的吳門醫派。在博大精深的吳門醫派中,傳承百年的尢氏針灸以其獨特的治療理念與精湛技法,成為傳統醫學寶庫中不可多得的瑰寶。
百年來,尢氏針灸培養了大批針灸人才,既繼承和發揚了中醫學遺產,又創建了頗有臨床效果的獨特的針灸方法,為當地人民防病治病作出了重要貢獻。
百年針脈
從“針仙”到非遺的傳承之路
尢氏針灸的淵源可追溯至清代光緒年間。創始人尢松泉(1847-1911)因其精于針灸,治療疑難雜病往往手到病除,求診者絡繹不絕,人送外號“針仙”。作為蘇州針灸流派的重要一支,尢氏針灸不僅是吳門醫派的重要組成部分,更被列為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,成為江南中醫文化的活態標本。
尢氏針灸傳承百余年,第五代傳承人尢小鶴老中醫,從事針灸臨床工作已近五十年。他既完整繼承了尢氏針法之精華,又在長期臨床實踐中對其進行了發展與創新。
10月20日起,尤小鶴醫生將于周一上午坐診李良濟相城店(每兩周一次),可以提前掛號預約!
醫生簡介
尢小鶴
主治中醫師
尢氏針灸第五代傳人
擅治疾病:運用針灸治療面癱、中風、消化、呼吸系統疾病,對失眠、焦慮癥、月經不調也有獨特的針法,取得顯著療效。
簡介: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尢氏針灸代表性傳承人,從事針灸臨床工作近五十年,既繼承尢氏針法,又對其進行了發展、創新。參與整理其父尢懷玉編著的《針灸醫學經驗集》,該書入選《吳中當代名醫醫案叢書》。
坐診時間
周一上午(兩周一次)(相城店)
掛號電話
0512-83839166(相城店)
醫館地址
相城區元和街道澄和路綠地都會商業中心北側(相城店)
點擊下方可線上掛號預約
針尖上的修行者
第5代傳承人尢小鶴的醫道人生
在蘇州平江路的青石巷深處,第五代傳人尢小鶴的診室里,總飄著淡淡的艾草香。這位年逾七旬的中醫,用五十余年的臨床生涯,將尢氏針灸從“家傳絕技”淬煉為“大眾醫術”。
近五十載臨床,針藝精湛的踐行者
尢小鶴自幼受家傳和環境熏陶,對中醫和針灸有著濃厚的興趣。中學畢業后,他便開始師從江蘇省名老中醫、家父尢懷玉(尢氏針灸第四代傳人)系統地學習中醫理論和針灸知識。
在農村工作期間,他利用勞動空余時間堅持自學醫學理論,并初步嘗試用針灸技術為農民治療常見病。隨后,尢小鶴進入衛生院,開始針灸臨床工作。因他的尢氏針灸名望和高超醫術,每日患者超百人次,病源遍及蘇州、上海及浙江等地。
尢小鶴長期在蘇州開展門診,他擅長運用針灸治療內科及婦科疾病,其臨床治療不僅縮短了常見病的療程,對疑難雜癥也取得了很好的療效,在群眾中享有較高聲譽。
傳承創新,針法體系的開拓者
尢小鶴將尢氏針灸的技藝特點歸納為四大要訣:秉承“治病必求其本”的辨證思想、嫻熟運用虛實補瀉技巧、刺穴淺而精準的獨特手法,以及“輕而慢”的行針方式。他特別指出,補瀉之關鍵,在于醫者手下辨氣、針尖得氣,這正是尢氏針灸的靈魂所在。
尢小鶴自幼受家庭熏陶——其父尢懷玉、叔父尢懷琛皆是蘇州針灸名家——完整繼承了尢氏針灸的精髓。加之幾十載臨床實踐的錘煉,他的針法在傳承中不斷發展,逐漸形成獨具特色的診療體系。
尢小鶴在針灸治療中,他主張辨證施治,審證求因,必求其本;顧護脾胃,脾胃功能強弱是療效好壞的關鍵;熟知穴位主治,取穴精而簡;針刺手法主張“少、輕、淺、慢”——取穴少、指力輕、刺入淺、捻轉慢,強調得氣與氣至有效。
醫道無涯:從臨床到文化的傳承!
除臨床外,尢小鶴還致力于尢氏針灸的文化整理。他參與編纂父親尢懷玉的《針灸醫學經驗集》,該書以“醫案+醫論+醫話”形式,系統梳理了尢氏針法的理論體系,入選《吳中當代名醫醫案叢書》,成為研究吳門針灸流派的重要文獻。
相城坐診,福澤百姓
如今,年過七旬的尢小鶴仍堅持每周出診,他的診室里,既有白發蒼蒼的老患者,也有慕名而來的年輕學子。他會耐心地傾聽每一位患者的訴求,仔細地為他們進行診斷和治療。在這里,患者感受到的不僅僅是精湛的醫術,更是那份濃濃的醫者仁心。
為了讓更多的患者受益于尢氏針灸的神奇療效,尢小鶴醫生將于10月20日起,每周一坐診李良濟相城店(每兩周一次)。
無論是常見的面癱、中風、消化系統疾病、呼吸系統疾病,還是令人困擾的失眠、焦慮癥、月經不調等問題,他都能憑借著獨特的針法和豐富的臨床經驗,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,幫助患者恢復健康。首次坐診名額有限,現在就點擊下方掛號預約吧!
承襲家學精研針灸50余載的尢小鶴醫生,半個世紀來用一根根銀針,傳遞著中醫的智慧和溫暖。10月20日上午,相約李良濟相城店,一同感受尢氏針灸的神奇魅力,開啟健康美好的新篇章!


